首页

优之女王家

时间:2025-05-28 11:08:17 作者:制种达人谢许平:“一粒种子”闯出致富路 浏览量:24949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题:报告里的民生指标

  新华社记者白佳丽

  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政府工作报告透露的民生指标,回应民之所盼,指明施政所向。

  对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补助与标准每提高1元,都是一个“大数字”。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多重挑战,我国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政府精打细算过紧日子,为的就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把资金用在改善民生的刀刃上。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服务,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等。

  千方百计让百姓好就业、就好业。“政策给力、个人努力、服务助力,就能推动就业工作走深走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说。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大国医保再发力。对一个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医疗保障网的国家而言,当前,我国参保人数超13亿人,这次又提出了补助的新标准,充分体现了政府竭尽所能解决百姓就医问题的决心和力度。

  报告还提出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桩桩件件,都与筑牢人民健康防线息息相关。

  老龄化浪潮扑面而来,中国式养老怎么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包括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新举措,让应对老龄化的脚步积极而稳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这让来自乡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三义寨乡白云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保超深有感触。他带来了加大对农村养老设施资金支持力度、提高助老餐厅覆盖率等建议。

  人人都会老,家家都有小。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我国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有6600多万纳税人受益。今年提出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以及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等,将不断提升亿万家庭的幸福感。

  教育牵动千家万户。一个拥有2.9亿多在校生的教育大国,怎样办好教育备受关注。刚刚过去的2023年,国家助学贷款提标降息惠及1100多万学生。今年报告还提出了“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等,这让老百姓对教育高质量发展满怀期待。

  针对报告提出的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带来了自己的建议,要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等;大力推进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建设,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拓展到更多专业,培养更多跨领域人才。

  一个个民生指标,是政府实实在在的承诺,也是检验发展成色的重要标准。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北京中轴线足球友谊赛以足球为媒传播北京中轴线文化

村域内长城资源十分丰富,长城原始风貌保存完整,拥有罗锅城、南天门、鸳鸯楼、将军楼等长城;村内还有古堡城墙遗存、古堡城门基石、拦马墙、唐英府、甜水井、砖窑等多处遗址。漫步在石峡村,“石光长城”精品民宿、咖啡屋、长城书屋、酒坊、茶坊皆可体验;住在村里,品黄岑茶、喝海棠汁、吃“石烹宴”、参与工坊活动,每年都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未来,石峡村还将推出两条深度游路线,分别是将士巡边、边民生活场景游览路线,再现古时石峡村历史风貌。

长沙10月29日电 (付敬懿)“求同存艺”—2024海峡两岸中华文化(版画)交流活动29日在湖南长沙启动,海峡两岸四十余名艺术家将参访湖南博物院,前往湘西进行艺术写生、笔会交流,寻找艺术灵感,共同创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人工智能将瞄准“创造”

另外,2024年上半年进口原料产金72.026吨,同比增长10.14%,若加上这部分进口原料产金,全国共生产黄金251.660吨,同比增长3.14%。

健全符合新技术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比如,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完善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兴前沿科技领域的规章制度,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保障科技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如何深化科技评价制度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学研用更好融合;如何构建更加有利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优化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的选题机制,不断提升科技投入效能;等等。

2024网行者大会在重庆举行 聚焦网络文化生态建设

剧集通过紧接生活地气的故事塑造了丰满的人物群像,除了从“相爱相杀”到惺惺相惜的汪新、马魁师徒外,剧集还塑造了以火车为家、誓要找回走失女儿的“老瞎子”,把彩礼弄丢险些分手的未婚夫妇,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分隔两地的情侣,在火车上兜售新潮商品的小温州……在一个个人物的背后,潜藏着一个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也承载着年代记忆。整部剧用温暖的氛围基调,塑造了轻松、温情的观剧氛围,让观众从中感受到共鸣。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